中国中化集团与自贡市携手打造千亿级示范园区
四个时间节点见证项目推进“自贡速度”——
· 去年5月29日,市委书记范波率队赴京拜访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胡冬晨,商议川南新材料基地建设;
· 去年9月1日,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的黄新初专程率队赴京拜访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宁高宁;
· 去年11月18日,在“2020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期间,自贡市与中国化工成功签约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随后央地双方锚定目标、高效协同,共谋共建,基地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拉开大幕。
· 今年9月17日,基地的主要项目中昊晨光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产业基地步入了实质性建设的快车道。
“再造产业自贡”开局起势的引领性工程。自贡市将以中昊晨光院建设国家级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为依托,全力打造“氯碱化工-氟化工-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发展的全产业链,建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千亿级示范园区,成为四川新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的重要支撑。
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激活城市活力潜能。行业巨头落户,折射江姐故里、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的“吸引力法则”——2021年,自贡启动项目攻坚三年行动暨开放发展与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远学苏州、近学成都、对标昆山”,成为新时期自贡奋力走出转型升级新路的行动坐标。
自贡板仓工业园区
为何选择自贡?
——发展绿色高端化工是共同目标
“喜见晨光升起,可期如日中天。”在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调研考察期间,宁高宁欣然挥笔题字,寄语这家不忘“三线建设”精神、依靠科技自主创新闯出一条新路的企业。笔下殷殷期盼,赋予晨光人沉甸甸的历史使命。
宁高宁指出,自贡市是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材料产业基础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等企业,拥有深厚技术力量积淀,近几年转型发展成效明显。当前,中国中化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绿色高端化工发展为主攻方向,奋力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企地双方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合作前景广阔。“中国中化将秉承‘科学至上’理念,把中昊晨光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作为一粒种子,精心培育,在资金、政策、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让其在该行业发展成为极具延续性的龙头产业,为推动老工业城市超常跨越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开工后的次日——9月18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在成都会见了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宁高宁,代表省委书记彭清华对宁高宁一行来川表示欢迎。双方围绕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机遇,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现代农业发展、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守住安全底线和生态红线等交换了意见。
“年产2.6万吨”意味着什么?
——推动“再造产业自贡”迈上新台阶
氟,我们看不到它,它却无处不在。它是一种可广泛运用于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新材料,渗透在飞机、汽车、电视机、计算机、手机、衣服、雨具、运动用具、烹饪器具的“血肉”“骨架”之中。
“氟材料在所有高分子合成材料中综合性能最佳!”在化工领域深耕二十余载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本忠,向本网记者揭开了氟的神秘面纱。正是基于氟的这一优势,所以它既是空中飞行等装备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也是发展集成电路、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学、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提升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所必需的关键材料。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将在未来20年内成为耀眼的经济飞跃支撑点,并引领化工新材料向高精尖深入发展。中昊晨光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与新时代发展方向高度契合,稳稳地踏在了“浪尖”之上。
不只是“赶上趟”,“自贡造”还在中国成为了行业的“车头”。“本项目所涉及的核心生产技术全部采用晨光院自主专利技术、专有技术,通过多年来的研发及不断提升,工艺先进、技术成熟。”曾本忠告诉记者,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拓展国内电子信息、环保等高端领域对高性能氟材料需求,将突破高端氟树脂产业发展瓶颈,提升氟资源综合利用价值,实现中昊晨光有机氟产业发展的新跨越,并将积极推动我国氟材料行业技术的进步,对行业产业升级发展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
“这个项目可以说推动‘再造产业自贡’迈上新台阶。”自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朱斌在解读项目引领自贡产业转型升级时谈道,中昊晨光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的实施,是我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是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再造产业自贡为总牵引,系统实施“1743”战略举措和城市创新“5553”行动计划的重要之举。该项目的正式开工,标志着中国中化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步入了实质性建设快车道,将加快我市融入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谈及“年产2.6万吨的规模”,朱斌介绍,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7亿元,年均利润3亿元,年均上缴税收1.3亿元,直接解决就业300人,间接解决就业500人。以该项目为龙头,将加速“氯碱化工—氟化工—化工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集聚,形成高性能有机氟材料产业高地,为我市打造千亿级先进材料产业注入强大动能,为四川省培育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