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勘基金投入有所增加 找矿成果较为显著
时间 :2024-09-05 11:23:57点击 :
2023年,全国省级地勘基金总投入38.74亿元,提交矿产地114处。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编发的《全国地质勘查基金情况通报(2024)》(以下简称《通报》)显示,全国地勘基金投入有所增加,找矿成果较为显著。
《通报》指出,2023年,全国地质勘查基金(含专项资金)管理机构紧紧围绕加强国家资源安全保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着力加强重点矿种和重要成矿区带前期勘查,继续发挥引导拉动社会资金的政策调控工具的作用,使其在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促进地质找矿突破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报》显示,全国地勘基金投入呈现逐步回升态势。2023年全国省级地勘基金总投入38.74亿元,较2022年增加了5.05亿元,其中矿产勘查投入25.95亿元,较2022年增加了3.9亿元,同比增加了17.7%。全国省级地勘基金矿产勘查投入占全国矿产勘查总投入(117.56亿元)的22.1%和全国财政矿产勘查投入(62.75亿元)的41.4%,是财政资金投入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2023年,全国省级地勘基金总体投入和矿产勘查投入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通报》显示地勘基金找矿成果较为显著。2023年,全国省级地勘基金提交矿产地114处,其中大型矿产地28处、中型矿产地42处、小型矿产地44处。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5地质大队在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中探获一座超大型磷矿床——营上磷矿;青海省马海地区深层卤水钾矿加大投入、加快勘查进度,达大型矿床规模,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云南羊场磷矿为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的浅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具有“资源储量大、矿石品质优、资源分布集中”的特点,为目前亚洲最大规模隐伏单体富磷矿床。截至2023年底,中央和省级地勘基金累计实施矿产勘查项目10576个,取得矿产地2280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勘基金探矿权出让收益创出新高。根据《通报》,2023年,省级地勘基金共处置项目成果65宗,探矿权出让收益771.37亿元,创出历年来探矿权出让收益新高。截至2023年底,中央和省级地勘基金累计处置项目成果673宗,探矿权出让收益1776.58亿元,相较总投入813.28亿元,投资盈余大幅增长。处置项目成果占已发现矿产地的30%,地勘基金成果处置仍有很大空间。
《通报》建议,为推动全国地勘基金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宽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鼓励各省积极探索地勘基金的多元化、市场化发展路径,开辟地勘基金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渠道,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资源安全保障,为地质勘查基金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要紧紧围绕加强国家资源安全保障及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提供勘查区块、加大战略性矿种投入、开展矿产地储备、加强地质科学研究与找矿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研究和推行绿色勘查等方面充分发挥基金作用,全面服务和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助力实现重大突破。要聚焦国家资源安全与紧缺矿产,优先支持清洁能源、新能源、“三稀”及战略性新兴矿产,同时加大基础性地质调查与科研投入,推动高质量转型与科技创新,为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中国矿业报)